工作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工作动态

“守望相助 凝聚共识——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”学术交流研讨会落下帷幕

作者: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发布时:2025年10月14日 10:56   打印

同心掬得满庭芳,团结奋进谱华章。在全国上下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时期,此次由我校主办的“守望相助 凝聚共识——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” 学术研讨会于10 月12日至13日在呼伦贝尔市顺利召开,我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全程参与筹备与执行,全力保障学术研讨高效开展。

研讨会上,呼伦贝尔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马跃东,我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张玉柱,党委副书记张宏天,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理论研究处处长张玲玲,呼伦贝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凌育苗,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郭胜,市民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李玉兰,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田朝晖等领导出席会议,与12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。我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团队积极搭建交流平台,协助组织研讨环节,助力各方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分享研究成果、凝聚发展共识,为推动呼伦贝尔地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学术力量。为期2天的“守望相助 凝聚共识——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”


10月12日为期一天的主旨发言环节,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金炳镐,内蒙古财经大学教授李晶,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理论研究处处长张玲玲,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委员、统战部部长吴爱华,呼伦贝尔学院教授孟松林,呼伦贝尔学院特聘教授白劲松,山西大同大学赵敏博士等,分别以《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》《立足“两个结合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》《理论铸魂 实践赋能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内蒙古实践》《服务大局 支撑决策 推动信息工作高质量发展》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——古代北方民族族源与呼伦贝尔》《“融合之路”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》《多元书写与认同建构:元西域作家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》为题,做了观点分享和交流,这些精彩报告深化了“守望相助”的内涵理解,凝聚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共识,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宝贵指引。

10月13日为期一天的学术交流研讨环节,来自全国12家单位的21位专家学者代表进行现场交流研讨,会议由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张主桩主持。其中鄂温克旗委党校、副教授苏靖媛以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研究——以呼伦贝尔市为例》为题、扎兰屯市委党校教师闫爽以《以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呼伦贝尔实践》为题、扎赉诺尔区委党校副教授马晓梅《内蒙古新时代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研究——以呼伦贝尔市为例》为题、海拉尔区委党校教师曹俊玉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呼伦贝尔北疆文化品牌创新研究》为题、呼伦贝尔市委党校教师高曼迪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——以“国家的孩子”为例》为题,从多维度为呼伦贝尔乡村振兴提供实践路径:既从构筑共有精神家园、北疆文化品牌建设、非遗与旅游融合等角度出发,提出以文化符号激活乡村特色资源,例如通过“非遗+旅游”模式带动乡村产业升级,让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经济动力;也针对兴边富农、边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议题,结合呼伦贝尔边境乡村实际,建议优化“兴边富民”政策落地路径,推动边境村落基础设施完善与产业扶持,同时以“三线精神”“国家的孩子”等典型案例强化民族凝聚力,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合力;还有鄂温克旗委党校、扎兰屯市委党校等本地单位专家,以呼伦贝尔实践为样本,分享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北疆文化品牌创新”“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构筑共有精神家园”等研究成果,为乡村振兴与民族工作结合提供了可复制的基层经验。

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研讨会随着各项议程的顺利完成,落下帷幕。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不仅研讨深入成果丰硕;交流充分真知频现;还呼加深了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校、研究机构之间的了解与合作,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,意义特殊,影响深远。

作为呼伦贝尔学院的主办部门,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要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,继续深化理论研究、推动实践创新、加强交流合作,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,共同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