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18日,鄂伦春旗诺敏镇洪胜村与额尔垦村的木耳销售数据传来喜讯:洪胜村出售木耳14653.2斤,单价18元,总金额26.38万元;额尔垦村出售1011斤,单价20元,收入2.02万元。作为地方高校智库,呼伦贝尔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(以下简称“中心”)深度参与此次帮扶行动,以“智”“销”结合的创新模式,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活力,切实解决农户急难愁盼,书写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一、扎根地方需求,以“智”赋能产业升级
中心立足鄂伦春旗资源禀赋,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,为诺敏镇量身定制木耳产业发展规划。针对洪胜村规模种植与额尔垦村精品化发展的差异化需求,团队提供精准技术指导: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,开展菌包培育、病虫害防治等培训,覆盖农户200余人次。
二、搭建消费平台,以“销”破解民生难题
为破解乡村农产品“销路窄”难题,中心联动校内外资源,构建多元消费帮扶体系:一是依托校园平台,推动木耳进入食堂、超市;二是联合电商学院学生团队,通过直播带货、832平台等线上渠道拓展市场;三是组织“消费帮扶进校园”活动,动员师生、校友“以购代捐”。
三、聚焦急难愁盼,以“效”温暖民心
木耳产业振兴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,更解决了百姓的急难愁盼。驻村第一书记算了一笔账:“此次销售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,将用于修缮村路、扩建晾晒棚,还能为困难户提供产业分红。”额尔垦村通过“订单农业”模式,带动12户脱贫户参与种植,户均增收超5000元。
展望未来,中心将“持续深化校地合作,推动木耳产业链延伸,开发深加工产品,打造区域品牌,让诺敏镇木耳走出呼伦贝尔、走向全国。” 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,呼伦贝尔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正以高校担当,为地方发展献智、为百姓福祉聚力,绘就一幅产业兴、百姓富、乡村美的生动画卷。